雖然Google尚未準備好為Google地圖大力推廣AR步行導航模式,但該公司已開始與Local Guides眾包社區(qū)的成員一起測試該功能。
因此,我有機會在現(xiàn)實世界中測試該特性的alpha版本(并記錄過程中需要的一些步驟)。我必須強調這是一個非常早期的版本。因此,這更多的是對經(jīng)驗的印象的收集,而不是回顧。
AR導航的選項是通過常規(guī)的“開始導航”按鈕旁邊的一個按鈕,以及路線概述屏幕上的一個立方體圖標,該圖標已成為跨多個平臺AR的常規(guī)符號。當AR導航開始時,傳統(tǒng)的地圖界面會推到應用程序的下半部分,相機視圖會占據(jù)上半部分。
與Arkit和Arcore探測表面的方式類似,用戶需要掃描周圍的建筑物和街道標志,以便將應用程序定位到用戶周圍的環(huán)境。谷歌地圖中的AR導航用一個谷歌彩色點來表示這個過程的完成,該點表示應用程序環(huán)境視圖中已識別的點。
AR導航本身相當簡單。定位完成后,相機視圖提示用戶將設備轉向正確的方向。當轉向時,用戶會看到一個藍色的標志,表示到下一個轉彎的距離。每個轉彎都有大的方向箭頭,這些箭頭以我們熟悉的藍色、紅色、黃色和綠色組合的方式閃爍。最后,當用戶到達目的地時,屏幕底部會彈出一張地圖卡。
當我過去使用AR導航應用時,AR導航一直感覺像是更適合智能眼鏡的功能。一般來說,由于該功能的“始終在線”性質,要求用戶在走路時始終將智能手機(更不用說平板電腦了)放在面前,這并不是一種良好的用戶體驗。
谷歌已經(jīng)認識到這一缺陷,并將其作為新體驗的一部分加以解決。一旦用戶開始走路,會建議他們在走路時不要將設備放在他們面前。如果用戶忽略這個初始指令,屏幕會變暗。當用戶舉起設備時,應用程序會重復定位過程。
關于可用性的另一個警告是,體驗在白天效果最好,考慮到應用程序依賴于在相機視圖中識別地標,這是可以預期的。然而,在夜間有足夠照明的環(huán)境中,系統(tǒng)可以找到它的標記。此外,在我有限的測試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功能有點耗電,但考慮到顯示開啟時間,加上相機操作以及使用應用程序時的機器學習算法功能,這并不奇怪。
谷歌并不是第一家推出移動AR導航體驗的公司,Hotstepper和Blippar的AR City都是其前身。然而,谷歌的AR導航風格對于AR作為一個消費平臺的發(fā)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Statista的數(shù)據(jù)顯示,谷歌Maps仍是美國排名第一的地圖應用,遙遙領先,谷歌(Google)旗下的Waze排名第二。在智能眼鏡市場成熟之前,這種規(guī)模正是AR行業(yè)需要的,它能讓AR進入消費者的手中,讓他們習慣AR作為一種實用工具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
這也是AR云概念的一個重要標志。當然,谷歌將其作為谷歌地圖的一個單獨功能來展示,但該公司實際上是將街景作為世界的數(shù)字副本來推廣,作為其計算機視覺能力的標志,并且現(xiàn)在正將持久的AR內容注入其中。除了為iOS和Android提供多玩家協(xié)議的ARCore,以及為基于位置的AR應用提供的谷歌地圖API,谷歌還可以打造一個與設備無關的AR云平臺。
https://mobile-ar.reality.news/news/hands-with-google-maps-walking-ar-navigation-experiment-peek-into-our-smartglasses-future-0194448/
來源:mobile-ar.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