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成龍、李連杰、尚格·云頓等一大批功夫巨星老去,誰能出來接班?好吧,這不是我關(guān)心的,我只想問一句“導演,你看這個機器人怎樣?”
今年國內(nèi)幾檔機器人格斗綜藝火爆銀屏,讓機器人和普通民眾的距離一下拉近了很多。但節(jié)目上的機器人都是履帶式或輪式機器人,很多觀眾都期待看到類似電影《鐵甲鋼拳》中的人形機器人登臺對戰(zhàn)。
現(xiàn)階段人形機器人也就是雙足機器人或許還達不到能真刀真槍進行格斗水平,但這并不妨礙雙足機器人會成為下一個功夫巨星。
論機器人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一個功夫明星要受觀眾喜愛,必須具備以下幾點要求:一是,基本功,空翻、爬墻什么的能說來就來;二是,演技要在線,國內(nèi)現(xiàn)在新生代功夫演員為什么紅不起來,無論你多能打,演技太尬觀眾也接受不了;三,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李小龍的拳拳到肉的“真打”,又例如成龍的喜劇式功夫。
而這些機器人通通能做到,目前全球最知名的雙足機器人當屬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2016年,波士頓動力推出了他們旗下最像人的機器人也就是Atlas,經(jīng)過2年多的開發(fā),Atlas的動作靈敏度和機能范圍有了大幅提高,行走、開門什么的對它而言都是小意思,在2017年11月公布的第四版,它可以完成立定跳遠、跳高、后空翻等動作;2018年5月Atlas第五版出世,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在軟地面跑步;就在上個月,波士頓動力公司公布了最新版,Atlas已經(jīng)可以左右腳交替三連跳40厘米臺階。
Atlas實現(xiàn)后空翻
Atlas左右腳交替三連跳
基本功有了,再來看演技。演技確實是機器人成為功夫巨星的最大阻礙,演技的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肢體及面部表情三個方面,前兩者對于雙足機器人而言不是問題,面部表情確是一個難點,不過仍有辦法解決。
1、瓦力模式
機器人瓦力大家應該都知道,它的面部就是兩個數(shù)碼相機,不過就是簡單的通過數(shù)碼相機的變換來表達情緒,依然收獲大量粉絲。還有“女”主角EVA,也是通過面部顯示屏中的“眼睛”變化來“飆戲”,同樣大受好評。他們雖然是由后期制作出來,并非真的機器人演出,不過即便是由真的機器人出演依然可以參考這種模式。
2、表情機器人了解一下
2016年,一個名叫Sophia的“女性”機器人登上了美國的新聞節(jié)目,節(jié)目中主持人與它進行了關(guān)于情緒方面的討論,期間它妙語生花,艷驚四座,不過結(jié)局卻很悲催,遭到了包括主持人在內(nèi)的很多民眾的嫌棄,只是因為它的表情實在太怪了。
沒錯章子怡在某節(jié)目上模仿的就是它,并且它也來過中國上過CCTV。
隨著技術(shù)的提升,2017年,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師發(fā)明了一種由3D打印而成的人造肌肉,號稱最真實的人造肌肉,各種變形都可以駕馭。人造肌肉可以比使用硅膠的機器人面部表情更加豐富,也更加自然,使機器人表情不再是問題。
最后是關(guān)于機器人演員的個性風格問題,其實這對于機器人而言是最沒難度的。機器人的語言、動作都是通過編程而來,那么就完全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定制,無論是硬漢派、還是喜劇派都可以隨意切換,哪怕是實現(xiàn)施瓦辛格的體型加成龍的風格(嗯...這個可能會讓人覺得怕是個傻子)。
一個機器人演員的職業(yè)操守還遠不止如此,它拍動作戲不用使用替身,什么爆炸、翻車直接能上,可以真正做到面對敵人拿著武器時,指著自己的胸膛說“來,往這打。”
所以以后不要再說某個演員像個機器人來形容演技差了,因為機器人可能都演得比他好。
機器人演員早有先例,不過是從座輪椅開始
早在2015年,日本一部名為《再見》的電影中女主角就是由機器人出演,這是全球第一部由真.機器人擔當主角的電影,該機器人名為Geminoid F,是由日本西部大阪大學的著名機器人設(shè)計師石黑浩打造。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堪稱完美,它能微笑、唱歌、說話,并且做出65種表情,與其他演員互動也很自然,一度讓觀眾分不清誰是真人。
不過,它唯一的缺陷就是無法行走,需要靠輪椅來拍戲。然而現(xiàn)在讓它走起來已經(jīng)成為一件十分簡單的事了,再加上面部控制技術(shù)更加完善,給他換身裝備的話,估計還真能得個最佳女主角之類的。
《再見》中的Geminoid F
好萊塢現(xiàn)在對于使用真機器人來拍攝也有很大興趣,今年8月有媒體報道,拍攝過《美國X檔案》的導演托尼.邁耶正計劃在他新的喜劇電影《第二胎》中啟用一個機器人演員。據(jù)說目前還正在“選角”,就是不知道會相中哪個機器人了。
同時,導演希望到時候啟用的機器人能得到美國演員工會的認可,如果此事一旦成真,那么無論對于影視界還是機器人行業(yè)來說都將是史無前例的,等同于首次將機器人與人類完全放在了平等的位子。
機器人當主演的好處其實還挺多的,除了上面說過危險動作自己上以外,不耍大牌、不會累、不會要求改劇本,不會有負面新聞,更重要的是它不會主動要求加片酬,比一些大牌演員動輒幾千萬、上億的價格,實在是“便宜”太多,以Geminoid F來看,它當時的制造價格是80萬人民幣左右,預計在升級之后價格翻一倍160萬,再加上拍攝途中損耗的維修費就算40萬,總共200萬,一部電影拍下來總不會報廢幾十個吧,當然若是采用Atlas這類最尖端的雙足機器人,價格還需另說。
說真的中國的機器人公司可以認真考慮下,打造一臺全職“演戲”機器人,弄不好中國的第一座最佳男/女演員的小金人就能靠它給拿回來。
無所不能的雙足機器人,應用場景太多也成困擾
當然,雙足機器人被開發(fā)出來的初衷并不是用來做演員,只是由于它的應用場景實在太多,讓開發(fā)人員也不知道最終用來做什么最合適。
比如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發(fā)的一款名為Cassie的雙足機器人,研究人員一直沒能定下它的應用場景,最初的設(shè)想是未來會利用Cassie進行快遞的配送,之后外界表示Cassie不去執(zhí)行災后搜索營救任務(wù)實在是浪費。
Cassie雙足機器人
Cassie與Atlas最大的區(qū)別是它沒有上半身,不過這并不影響它的能力發(fā)揮,過障礙、爬樓甚至是騎平衡車它都非常在行。
在雙足機器人領(lǐng)域,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家伙,它的名氣只是稍遜于Atlas,就是由日本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研制的ASIMO,在Atlas誕生之前ASIMO一度是全球最先進的雙足機器人。
ASIMO
自2000年10月31日誕生起,ASIMO的進步也堪稱神速,現(xiàn)在的ASIMO不但能跑能走、上下階梯,還會踢足球和開瓶倒茶倒水,從本田公布的最新信息得知,目前ASIMO甚至還掌握了使用手語交流。
雙足機器人具有履帶式或輪式機器人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其對路面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注定它可以存在于更多的應用場景,即便是摔倒,像Atlas、ASIMO這類高水準機器人都可以自己站起來。
在醫(yī)療、教育、物流、影視、服務(wù)、搜救、探索甚至是國防領(lǐng)域都有它們的一席之地,用一兩句話實在無法概括完全。
但一直以來成本及續(xù)航能力是制約雙足機器人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最大的兩個問題。像Atlas的造價大約在500萬美金左右,而保持行走狀態(tài)時其續(xù)航只有1個小時。
導致外界雖然都知道在未來雙足機器人的市場價值不可估量,可鑒于還未形成商業(yè)化的樣板市場,很多資本對于雙足機器人還處在觀察階段,使得對已經(jīng)在很多領(lǐng)域成功商業(yè)化的履帶式或輪式機器人的投入遠遠大于雙足機器人。
從另一個層面看,正是機器人領(lǐng)域投資大都集中在履帶式或輪式機器人,使得雙足機器人領(lǐng)域無法形成樣板市場,這就變成了“該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一個機器人演員明星的誕生,或許是打破這“循環(huán)”的最佳方式,它能使社會各界聚焦到雙足機器人領(lǐng)域,這無論是對于提升研發(fā)人員的熱情為行業(yè)招募更多人才、還是社會資本的流入都有巨大裨益。
無論如何,雙足機器人都將是未來機器人發(fā)展的終極模式,正如密西根大學教授Jessy Grizzle所說“假如有一天你的腿受傷了,你會愿意換成輪子嗎?”
【來源:智能相對論 作者 : 佘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