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暴風魔鏡的時間窗口不多 先發(fā)優(yōu)勢漸淪為劣勢專欄
開售一月有余的暴風魔鏡5銷量與暴風官方所透露的暴風魔鏡系列200萬臺的量級著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根據(jù)天貓以及京東兩大品臺的數(shù)據(jù),近一個月暴風魔鏡5在天貓銷量不足300臺,京東則情況稍好,留下了2萬多的評價。
VRZINC對天貓平臺暴風魔鏡近1個月的銷售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從結論上來說賣的最好的還是官方售價199元的暴風魔鏡4。
在4代的基礎上,上調了300元的魔鏡5在市場當中并不受到歡迎,盡管暴風官方一再強調魔鏡5在4代的基礎上做了盡可能多的改變。
可以說,隨著暴風魔鏡5的上市,這家公司的一些無關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正在逐漸暴露。
第一、嚴重虧損的暴風魔鏡尋求止虧?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5代與4代相比,到底它是否真的值那300元的溢價。
根據(jù)暴風魔鏡5代和4代的一些參數(shù)對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和四代有著太多的相似性,比如在極其重要的鏡片上。在4代上,暴風所宣稱的鏡片為視場角(FOV)96°,鏡片參數(shù)為非球面鏡片,鏡片鍍膜為防藍光,加硬,防紫外線。
而在5代的鏡片上,我們看到暴風所宣傳的鏡片參數(shù)與4代幾乎一致,暴風官方介紹“暴風魔鏡5采用的是雙凸非球面鏡片,比一般的單凸非球面鏡片視覺效果更好。而且采用光學鍍膜,能有效的防止藍光和紫外線?!?/p>
再來看產(chǎn)品的外觀,如果沒有特別的標注,恐怕沒人能說清楚4代和5代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可以說,4代和5代在外形上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不過官方的宣傳當中這款產(chǎn)品最大的賣點在于芯片: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ST提供的MUC以及Cypress低功耗藍牙芯片。
但是,這些芯片成本又是多少?有媒體拆解過后表示,這些所謂的芯片價格相加不超過10美元。
這10美元的芯片可以說是暴風5區(qū)別于暴風4的最大地方。再提醒大家一下,暴風5比暴風4貴了300元。
而更加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暴風魔鏡5Plus,這款產(chǎn)品相比于暴風5多了Leap Motion手勢識別,價格為899,就是在5代的基礎上又上浮了400元。
VRZINC采訪了Leap Motion大中華區(qū)總裁陳佳敬,就LeapMotion和VR頭顯廠商合作的價格進行了咨詢,陳佳敬表示目前LeapMotion基本不自己做硬件了,主要和VR廠商展開合作,“只生產(chǎn)硬件PCB模組,沒有外殼,只適合嵌入到VR頭盔中”
這一點在今年年初LeapMotion CEO Michael Buckwald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jīng)有了計劃,在他的第二代產(chǎn)品Orion上,Michael的預期是,Leap的定位是整個VR系統(tǒng)交互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及方案提供商,只需要做到技術授權即可;除了軟件層面的其他事,Leap公司暫時并不感冒。
可以看到,現(xiàn)在該計劃已經(jīng)正式實施,暴風5Plus內嵌了LeapMotion的模組,而這個模組的價格,Leap給出的答案是,硬件模塊僅售5美元。
在5美元的基礎上,5Plus比之5代又貴了400元,也就是說在相關的可查成本上漲約15美元的基礎上,5Plus比之4代貴了700元。
這或許是造成5代和5Plus銷量慘淡的原因,但是背后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深思。暴風魔鏡為何如此大幅度的上漲價格。
我們所認為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止虧。在去年將暴風魔鏡的股份進一步降低從而不需要并表暴風科技之后,我們已經(jīng)很難在查到暴風魔鏡的具體財務數(shù)據(j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暴風魔鏡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tài),暴風科技在降低股權時也正是如此表示,不希望暴風魔鏡的虧損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財報。
今年年初,暴風魔鏡宣布了最新的一輪融資,融資金額2.3億元,這距離他們上一輪的1000萬美元融資不到一年。這表明暴風魔鏡除了在資本市場的確玩的風生水起,一直拓展VR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的資源,補內容、渠道方面的短板等投入也占有相當比例。
這一輪不出意外也是如此,但與上一輪情況有了寫變化,暴風魔鏡的布局越來越大,在之前可以依靠暴風科技的供血,但是現(xiàn)在完全得依靠自己。
暴風魔鏡在整個內容生態(tài)沒有商業(yè)化基礎的情況下,尋求在硬件上的止虧,完全可以理解。
從某個角度去看,暴風魔鏡5其實已經(jīng)注定了不會受到市場歡迎,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價格。
從魔鏡1到魔鏡4,暴風的價格一直在一點點的上漲,100-200,我們可以看做一個區(qū)間,這個區(qū)間的變動,用戶的敏感度是很低的。
但是200-500的變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跳躍,而暴風魔鏡5一方面是在產(chǎn)品的技術上支撐不了這種大的飛躍,另外一方面我們就要談到定位的問題。
在這里,我們以小米和華為為例,小米一開始面向市場的時候主打的是2000元的價位,成為了爆款的原因我們不提,只去看后面小米的路。
紅米成為了爆款,定價1000元以下。但在3000元以上呢,小米完全沒有任何嘗試的欲望,因為2000元是小米的生死線,可以稍微上浮到2500元,但超過3000小米必死無疑。
因為小米人群對于小米的定位就是1999,往下走有品牌的溢價,往上不行。
而華為之所以能夠超越小米,技術問題同樣我們暫且規(guī)避,他的市場策略華為與榮耀并行,華為堅持3000以上的中高檔,榮耀則與小米持平,這肯定是一大原因。
暴風魔鏡遇到的問題與小米手機的問題是一致的,即品牌定位,從一開始的最簡陋廉價的盒子殺入市場,憑借著營銷方面的巨大投入,以及暴風上市而獲得品牌影響力,在很快的時間內斬獲了大量用戶。
但這直接導致了品牌的定型,即向中高端走的困境,500、800元的價位暴風已經(jīng)遭遇了困境,那款至今不知道在哪的2999的一體機同樣是如此。
一輛頂配的奇瑞售價是40萬,一輛低配的奔馳40萬,你會選擇哪個?
從一開始,為了野蠻生長,暴風魔鏡選擇了這樣的傾銷,但是這直接導致在后面的競爭當中,暴風會遇到很大的問題。HTC們可以下行,但是暴風上行卻不會被接受,用戶對于品牌的定位已經(jīng)定下來。
第三、一個取巧的時間、取巧的價格,但是終究會敗給沉淀
暴風魔鏡的成長實際上和中國眾多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一樣,在一個取巧的時間,以一個取巧的價格,收獲了大量的用戶。
試想一下,當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小米、華為、魅族進入這個市場,暴風是否還會有機會?
他們的渠道、硬件供應鏈、應用商店積累的開發(fā)商、售后服務,以及極有可能出現(xiàn)的買手機送機器的策略,暴風魔鏡是否依舊會堅持不倒?暴風僅剩的低價的價格優(yōu)勢也將支離破碎。
當三星們進入這個市場,暴風是否還有機會?
Gear VR得益于Oculus的技術沉淀,軟件沉淀,暴風魔鏡是否能夠抵擋?暴風剩下的那些先發(fā)的優(yōu)勢,在它的面前,不值一提。
簡單來說,暴風魔鏡的地位處于一個尷尬的中間地帶,它沒有任何一個潛在的用戶群體,小白用戶會被小米們大肆圈住,高端用戶會選擇Gear,選擇PSVR、HTC Vive。
可以說,留給暴風魔鏡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小米、華為們即將發(fā)布的DayDream手機的上市以及配套的頭顯,Gear VR也馬上將正式在中國發(fā)售。
最后讓
開售一月有余的暴風魔鏡5銷量與暴風官方所透露的暴風魔鏡系列200萬臺的量級著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根據(jù)天貓以及京東兩大品臺的數(shù)據(jù),近一個月暴風魔鏡5在天貓銷量不足300臺,京東則情況稍好,留下了2萬多的評價。
VRZINC對天貓平臺暴風魔鏡近1個月的銷售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從結論上來說賣的最好的還是官方售價199元的暴風魔鏡4。
在4代的基礎上,上調了300元的魔鏡5在市場當中并不受到歡迎,盡管暴風官方一再強調魔鏡5在4代的基礎上做了盡可能多的改變。
可以說,隨著暴風魔鏡5的上市,這家公司的一些無關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正在逐漸暴露。
第一、嚴重虧損的暴風魔鏡尋求止虧?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5代與4代相比,到底它是否真的值那300元的溢價。
根據(jù)暴風魔鏡5代和4代的一些參數(shù)對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和四代有著太多的相似性,比如在極其重要的鏡片上。在4代上,暴風所宣稱的鏡片為視場角(FOV)96°,鏡片參數(shù)為非球面鏡片,鏡片鍍膜為防藍光,加硬,防紫外線。
而在5代的鏡片上,我們看到暴風所宣傳的鏡片參數(shù)與4代幾乎一致,暴風官方介紹“暴風魔鏡5采用的是雙凸非球面鏡片,比一般的單凸非球面鏡片視覺效果更好。而且采用光學鍍膜,能有效的防止藍光和紫外線。”
再來看產(chǎn)品的外觀,如果沒有特別的標注,恐怕沒人能說清楚4代和5代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可以說,4代和5代在外形上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不過官方的宣傳當中這款產(chǎn)品最大的賣點在于芯片: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ST提供的MUC以及Cypress低功耗藍牙芯片。
但是,這些芯片成本又是多少?有媒體拆解過后表示,這些所謂的芯片價格相加不超過10美元。
這10美元的芯片可以說是暴風5區(qū)別于暴風4的最大地方。再提醒大家一下,暴風5比暴風4貴了300元。
而更加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暴風魔鏡5Plus,這款產(chǎn)品相比于暴風5多了Leap Motion手勢識別,價格為899,就是在5代的基礎上又上浮了400元。
VRZINC采訪了Leap Motion大中華區(qū)總裁陳佳敬,就LeapMotion和VR頭顯廠商合作的價格進行了咨詢,陳佳敬表示目前LeapMotion基本不自己做硬件了,主要和VR廠商展開合作,“只生產(chǎn)硬件PCB模組,沒有外殼,只適合嵌入到VR頭盔中”
這一點在今年年初LeapMotion CEO Michael Buckwald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jīng)有了計劃,在他的第二代產(chǎn)品Orion上,Michael的預期是,Leap的定位是整個VR系統(tǒng)交互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及方案提供商,只需要做到技術授權即可;除了軟件層面的其他事,Leap公司暫時并不感冒。
可以看到,現(xiàn)在該計劃已經(jīng)正式實施,暴風5Plus內嵌了LeapMotion的模組,而這個模組的價格,Leap給出的答案是,硬件模塊僅售5美元。
在5美元的基礎上,5Plus比之5代又貴了400元,也就是說在相關的可查成本上漲約15美元的基礎上,5Plus比之4代貴了700元。
這或許是造成5代和5Plus銷量慘淡的原因,但是背后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深思。暴風魔鏡為何如此大幅度的上漲價格。
我們所認為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止虧。在去年將暴風魔鏡的股份進一步降低從而不需要并表暴風科技之后,我們已經(jīng)很難在查到暴風魔鏡的具體財務數(shù)據(j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暴風魔鏡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tài),暴風科技在降低股權時也正是如此表示,不希望暴風魔鏡的虧損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財報。
今年年初,暴風魔鏡宣布了最新的一輪融資,融資金額2.3億元,這距離他們上一輪的1000萬美元融資不到一年。這表明暴風魔鏡除了在資本市場的確玩的風生水起,一直拓展VR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的資源,補內容、渠道方面的短板等投入也占有相當比例。
這一輪不出意外也是如此,但與上一輪情況有了寫變化,暴風魔鏡的布局越來越大,在之前可以依靠暴風科技的供血,但是現(xiàn)在完全得依靠自己。
暴風魔鏡在整個內容生態(tài)沒有商業(yè)化基礎的情況下,尋求在硬件上的止虧,完全可以理解。
從某個角度去看,暴風魔鏡5其實已經(jīng)注定了不會受到市場歡迎,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價格。
從魔鏡1到魔鏡4,暴風的價格一直在一點點的上漲,100-200,我們可以看做一個區(qū)間,這個區(qū)間的變動,用戶的敏感度是很低的。
但是200-500的變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跳躍,而暴風魔鏡5一方面是在產(chǎn)品的技術上支撐不了這種大的飛躍,另外一方面我們就要談到定位的問題。
在這里,我們以小米和華為為例,小米一開始面向市場的時候主打的是2000元的價位,成為了爆款的原因我們不提,只去看后面小米的路。
紅米成為了爆款,定價1000元以下。但在3000元以上呢,小米完全沒有任何嘗試的欲望,因為2000元是小米的生死線,可以稍微上浮到2500元,但超過3000小米必死無疑。
因為小米人群對于小米的定位就是1999,往下走有品牌的溢價,往上不行。
而華為之所以能夠超越小米,技術問題同樣我們暫且規(guī)避,他的市場策略華為與榮耀并行,華為堅持3000以上的中高檔,榮耀則與小米持平,這肯定是一大原因。
暴風魔鏡遇到的問題與小米手機的問題是一致的,即品牌定位,從一開始的最簡陋廉價的盒子殺入市場,憑借著營銷方面的巨大投入,以及暴風上市而獲得品牌影響力,在很快的時間內斬獲了大量用戶。
但這直接導致了品牌的定型,即向中高端走的困境,500、800元的價位暴風已經(jīng)遭遇了困境,那款至今不知道在哪的2999的一體機同樣是如此。
一輛頂配的奇瑞售價是40萬,一輛低配的奔馳40萬,你會選擇哪個?
從一開始,為了野蠻生長,暴風魔鏡選擇了這樣的傾銷,但是這直接導致在后面的競爭當中,暴風會遇到很大的問題。HTC們可以下行,但是暴風上行卻不會被接受,用戶對于品牌的定位已經(jīng)定下來。
第三、一個取巧的時間、取巧的價格,但是終究會敗給沉淀
暴風魔鏡的成長實際上和中國眾多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一樣,在一個取巧的時間,以一個取巧的價格,收獲了大量的用戶。
試想一下,當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如小米、華為、魅族進入這個市場,暴風是否還會有機會?
他們的渠道、硬件供應鏈、應用商店積累的開發(fā)商、售后服務,以及極有可能出現(xiàn)的買手機送機器的策略,暴風魔鏡是否依舊會堅持不倒?暴風僅剩的低價的價格優(yōu)勢也將支離破碎。
當三星們進入這個市場,暴風是否還有機會?
Gear VR得益于Oculus的技術沉淀,軟件沉淀,暴風魔鏡是否能夠抵擋?暴風剩下的那些先發(fā)的優(yōu)勢,在它的面前,不值一提。
簡單來說,暴風魔鏡的地位處于一個尷尬的中間地帶,它沒有任何一個潛在的用戶群體,小白用戶會被小米們大肆圈住,高端用戶會選擇Gear,選擇PSVR、HTC Vive。
可以說,留給暴風魔鏡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小米、華為們即將發(fā)布的DayDream手機的上市以及配套的頭顯,Gear VR也馬上將正式在中國發(fā)售。
最后讓我們祝暴風好運。血腥的紅海廝殺,即將到來,你們的對手不再是華強北。
1.砍柴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砍柴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

- 在線電影票考驗IP駕馭能力,玻璃花瓶是打不了勝仗的
- 某職業(yè)學院開辦電競專業(yè),電競行業(yè)究竟靠譜嗎?
- 直播+公益:會是扭轉直播行業(yè)畫風的一股清流嗎?
- 王興:互聯(lián)網(wǎng)+是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全球化的最好機會
- 易北辰:iPhone用戶擁抱三星Galaxy Note7 只需三理由?
- 反向激勵能救活多少APP?互聯(lián)網(wǎng)就該想些“歪點子”!
- 不甘心偏安一隅的豆瓣進軍影業(yè),你看好它嗎?
- 滴滴Uber合并一個月了,原本以為悲劇的易到卻是月活用戶連漲
- 國產(chǎn)手機集體漲價 存量市場下如何活命?
- Facebook為什么要做游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