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或許不再是萬科,但王石還是那個王石……觀點
沒有王石的萬科還是萬科嗎?這是今天被華潤、寶能的信息以及萬科管理團隊“出走”預測刷屏后的一個問題。
當我提筆想寫的時候,忽然發(fā)現爬山、劃船的王石,其實已經消失在這個商業(yè)帝國很久了,因為新的代言人叫做郁亮。
諸侯制之下,萬科的區(qū)域公司,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并且屢次把萬科這塊牌子印上中國地產的冠軍位置。
我記得余世維曾經說過,一個成功的老板,可以天天打高爾夫,而公司依舊能井然有序的運營,萬科做到了。而到了資本層面,我們忽然發(fā)現,王石作為萬科的締造者卻已經從資本上成為了配角,真正的老板是寶能、華潤、安邦等大股東,似乎王石已經成為了一個提線木偶。
管理團隊高估了自己的影響資本能力,嗜血的資本在利益驅動之下,露出了本來面目,似乎王石團隊被“掃地出門”已經不可避免,那么萬科還是萬科嗎?
沒有了王石烙印的團隊,對于未來其實結果也是顯而易見。
股市:
受到影響的必然是復盤后的萬科股票,不管大股東是否有利好信息和優(yōu)質資產釋放,萬科這只股票恐怕大幅度下挫是不可避免。
萬科地產:
分裂不可避免,我毫不懷疑王石團隊的號召能力,正如當年金地地產老槍出走一樣,或者類似孫宏斌一樣,剝離出優(yōu)質的管理團隊和優(yōu)質資產,東山再起只是時間問題。有人會說,現在土地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但相信王石團隊獲取資本能力的應該不差,只不過這次真的要細細考慮一下未來。
作為負責任的管理團隊,包括萬科原有的管理體系,王石管理層的出走并不會造成公司業(yè)務的停擺,但后期引發(fā)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引發(fā)的是沒有了王石的公司的“萬科靈魂”問題,萬科現在所取得的業(yè)績,我們不可否認資本注入之后提供的財務幫助,但同樣更要重視現有管理團隊在運營上創(chuàng)造和最后結果。
脫離了萬科現有管理團隊,萬科極有可能退出一線房企的角色,而逐漸淪為平庸的房地產公司,道理也是顯而易見,沒有了三魂六魄,大股東獲得的恐怕只是一副皮囊而已。這并不是神話王石個人,而是一家企業(yè)文化的特定結果:一個好的企業(yè)文化意味著一套制度和規(guī)則,制度是看的到的,而規(guī)則有些是習慣和看不到的,這也是高于所謂情懷之外的。
郁亮的接掌可以認為是傳承,若王石出走后的萬科,恐怕就是空降,空降自然是大忌,對于失去帥和將領的團隊而言,并不是什么好的結果。
王石管理團隊:
稀釋、收購、凈身出戶,對于王石這個階段而言,頂多只是業(yè)內對于未來的一種事件的猜測。
不管是1988年股份制改造,王石明確放棄自己的個人股權,當年自信的認為:
1.選擇做一名職業(yè)經理人,不用通過股份控制這個公司,仍然有能力管好他。
這一點,顯然王石做到了。
2.在中國社會,尤其是80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求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不能你突然很有錢。
這一點,似乎也被驗證了。
王石今天發(fā)了一條朋友圈:人生軌跡(237)榮譽之路豈有坦途?一個團隊,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才有機會向世人展示勇氣、信任、團結、樂觀和信心。
二十多年前王石既然已經有了決定,二十多年后似乎也證明了當時的一些判斷。
王石力挺過東星的蘭世成、褚時健,都是逆境中東山再起的企業(yè)家,珠穆拉瑪都征服過的男人面對一個還沒公布結果卻已經有了結果的結果,不管對于王石或者是管理團隊,如果說是悲壯,不如是一場命中注定的旅行。
萬科或許不再是萬科,但王石還是那個王石……
作者:王新宇
1.砍柴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